关于财政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思考 |
|||
|
|||
市财政局局长、党组书记 杨天生
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是新形势下加快常德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。结合财政职能及工作实际,就如何服务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战略作了一些思考。 一、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,市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,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促进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。 (一)在产业投入上加了力度。2017年,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.92亿元,较2016年增长13.96%,高出2017年市级财政支出预算增幅6.18个百分点。其中,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安排4.06亿元,增加1.02亿元;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安排2.33亿元,同口径增加1300万元;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.53亿元,增加1000万元。 (二)在产业政策上寻求突破。一是支持推进园区攻坚,建设“1115”工程。2013年以来,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.56亿元,支持全市建成标准化厂房近500万平方米;累计兑现“1115”工程奖励资金2059万元,促进了相关骨干企业的发展。二是支持推进“退二进三”。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,优化产业布局,从2014年起,大力推进了市江北城区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“退二进三”,2017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亿元,用于兑现企业“退二进三”奖补政策。三是支持企业减负解困。为落实《常德市帮扶工业企业十条》,从2016年起,市财政每年安排4亿元工业企业帮扶解困专项资金,主要用于融资奖补、技改补助等。 (三)在支持方式上务求实效。一是帮助缓解企业“融资难”。2013年以来,财鑫金控集团累计为5300多户(次)创业主体提供担保、小贷等融资支持250多亿元; 2013年支持财鑫与长沙银行率先在全省设立科技银行,累计为35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9105万元。二是探索设立产业基金。为支持产业发展,市政府拟设立产业发展基金,规模将达100亿元,由财鑫金控集团负责组织实施。目前,市财政已筹集注资5亿元。三是支持投融资平台发展。累计注入和补助资本金(含资金和资产)8.85亿元,先后支持成立了市农业投、市工业投等投融资平台,服务全市农业、工业和旅游产业发展,激发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。如,市工业投累计审核发放过桥贷款67笔8.73亿元,为域内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。 (四)在促进开放上作了努力。一是设立商贸发展专项资金。2017年市级预算安排商贸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,重点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、重大项目招商引资、内贸流通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,明确从2017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开放型经济专项资金3000万元。二是支持港口码头建设。2016年,市财政投入2200万元支持完成了盐关码头升级改造。目前,正抓紧建设德山新港二期国际集装箱码头和保税物流中心,积极探索常德——岳阳的“五定班轮”模式(即定装卸港口、定运输线路、定班轮船期、定运输时间、定全程运价),市财政也将给予相应补贴。三是支持开拓航班航线。2015年补助5500万元完成了桃花源机场4D级扩建,先后开通10多条航线,每年安排航线补贴资金6000万元。四是支持海关商检合作。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,对海关和商检部门服务我市企业走出去给予一定奖补。 二、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,常德市经济发展迅速,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,但高速发展的背后,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。 (一)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。2016年,常德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955.5亿元,比上年增长8%,增幅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;其中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2.97%、42.78%、44.25%,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.6%、36.7%、57.7%。对比2011年,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为10.29%,其中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年均增幅分别为5.39%、7.29%、15.83%;第一产业贡献率提高了1.2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下降了23.6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提高了22.4个百分点。近年来,我市产业结构虽有较大优化,但第二产业仍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,重点工业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;我市第三产业虽来势较好,但截至2016年底,第三产业比重仍分别低于全省、全国平均水平2.11和7.38个百分点。 (二)地方税收收入后劲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。2016年,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.6亿元,比上年增长9.12%,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幅;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7.3亿元,比上年增长5.74%,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幅;完成地方税收收入89.6亿元,比上年增长-0.04%,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幅。 (三)“一烟超大、一烟独大”的问题亟需解决。2016年,全市年纳税额(包括上划中央、省级税收收入以及教育附加收入)在10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195家,共入库收入106.32亿元,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6.92%,主要分布在烟草、房地产、制造业等九大行业,特别是烟草行业入库50.33亿元,占纳税大户入库总额的47.34%。“一烟超大、一烟独大”既是我市的产业优势,也是我市的产业隐忧,折射出了我市产业结构不优、新兴重点税源不足的问题,严重依赖烟草产业影响了我市经济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 三、今后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市目前产业发展、对外开放的现状,建议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,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,加快我市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,实现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。 (一)加大财政投入力度。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,将绩效目标接近、投入方向类同、管理方式相近的项目资金予以归并整合。在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时,市级部门预算项目个数将控制在100项以内,整合的财政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。如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,在今年预算增加1000万元的基础上,市财政还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安排,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;增加对产业发展基金、风险资金池和市属投资公司、担保机构的资金注入,发挥财政性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,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。 (二)创新财政支持方式。一是改革财政投入方式。变以往财政直接投入方式为间接投入为主。通过贴息、贴费、风险补偿等方式,调动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服务企业融资的积极性,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支持做大风险资金池,充分发挥科技银行的平台作用,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。二是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。以产业发展基金、常德新材料产业基金为载体,通过股权投资和基金投入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扶持企业发展,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。三是调整考核奖励方式。对现行产业发展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,如标准化厂房建设奖补资金亟需调整完善考核奖励方式;如对企业入规、个转企等考核,建议由“新增”调整为“净增”,提高奖补效益。在此基础上,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贴息、减税降费政策,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,通过“政策红包”、让利等渠道“放水养鱼”,促进中小企业发展。 (三)引导化解融资瓶颈。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开展担保业务、降低担保费率;按照市与区县风险共担的模式,做大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,拓展科技银行合作伙伴,支持科技担保公司创新业务品种,化解中小微科技企业资金难题;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,落实好上市企业直接融资奖励政策,对上市储备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和资金支持;支持运作好产业发展基金和常德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,放大引导专业投资机构、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,为域内企业加快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(四)完善产业服务配套。加大产业园区学校、医院、超市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直接投入,加速产城融合发展,减轻企业自身配套投入;落实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缓减免政策、降低涉企中介收费、执行保险费率下浮或过渡试点政策,减轻企业负担。加大对企业人才引进、员工培训和住房配套的支持力度,集聚企业创新创业人才。 (五)扶持重点产业发展。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,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发展方向、外地产业发展先进经验、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调研,深入分析相关问题,选好选准产业发展扶持方向,实行重点突破,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,加速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更大效益。 (六)落实责任共担机制。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关乎全局,需要上下联动,市级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时,要进一步理顺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关系。一要按照“谁受益谁扶持”的原则,促进市县共同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。二要落实“风险利益共同体”责任,对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扶持政策措施,做到上下一条心,市县一盘棋,各负其责、共同进退。 |
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
|
|||
|